|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You already know Dokkio is an AI-powered assistant to organize & manage your digital files & messages. Very soon, Dokkio will support Outlook as well as One Drive. Check it out today!

View
 

3-3

Page history last edited by 方宜淨 12 years, 10 months ago

我是文玉

論文「從漢字文化看語言文字」 摘要與心得

近幾年台獨的意識逐漸強烈。台語須要有自己的文字做紀錄嗎?

語言依據學者分類有高語言與低語言的差別,高語言是官方或正式語言;低語言通常是方言,給人低俗的感覺。
在中國文化裡,皇帝使用的就是高語言,各地方則是低語言。
文言文是高文字,白話文或其他民族發展出來的文字是低文字。

語言與族群認同有無關係??
語言是族群認同重要基礎之一,但不是唯一因素。
愛爾蘭人政治獨立後,仍然使用英噢,但是卻認為愛爾蘭語為母語,認定自己與英國人不同。


漢字文化圈的轉變
越南、韓國、日本等等國家長期受中國文化影響,借用不少漢字。但隨著民族意識抬升,他們各自創立了自己的文字,自己的民族認同也隨之增強,因而跳脫漢字文化圈。

那台灣呢??
日本統治大部分期間,不反對漢字使用。讓漢字的剩餘價值作為軟化台灣反抗政府的方式之一。儘管後期明令禁止報紙使用,但時間不長,台灣沒有機會跳脫漢字文化圈。

國民政府來台,政府欲將台灣中國化

前幾年民進黨執政,推動華語教學。作者認為此舉是與大陸爭奪華語代表權,非明智之舉。
不但排擠在台的其他語言,也會成為中華文化的邊緣者。
作者認為要避免華語內化成台灣人的民族語言。

心得:

我們自認為自己也是中華文化的傳承者,但是他國人士又是如何看待?
如果太強調台灣方言,像是台語、客語、原住民語,我們又為何能認定自己可以教授中文?
就像文章裡提到,我們想學英文時,會選擇到美國、英國留學,而非印度、菲律賓或是南非。

要如何不內化成台灣人的民族語言? 區域上、先前政治上的疏離,台灣似乎早就發展出自己的「華語」。

我們確實是中華文化的傳承者之一。
與對岸政府多交流,多合作,加強聯繫,使同一語言在使用上不要太多差異,使他國人是在學習上不會有太多負擔。(異中求同)
但不忘推銷自己的文化特色。

 


 

我是芝榕,我讀的是大上海台籍經理人員的移居生活

 

這個題目的研究動機,是由於傳統移民研究指出,移民是個除根的過程,不僅遠離自己熟悉的家鄉,進入移居地後還必須痛苦地適應新環境,而且傳統移民是一次性的,方向是單一箭頭式;但移居上海的台商,在移居之後仍要花許多精力、時間及交通成本聯繫、往返於上海與台灣。這篇文章即是研究移居至上海的台籍經理人員,共可分類為三類情況─長居上海型、工作停留型、跨界聯姻型,以及介紹在上海的他們平常的生活方式。

 

以下是我的心得:

文末的結論提到了,研究中發現,就算是長居上海型、跨界聯姻型的台商,在一開始到上海時,也沒有定居下來的打算,是在上海居住了一段時間之後,或是與當地人結婚後,才覺得可以留下來的。我覺得會選擇去大陸的台商,基本上都是不願意離自己習慣的環境、離家太遠的人,因為大陸的語言及文化與台灣相近,距離又不遠,在大陸的台商數目又多,無論是台商本人或是眷屬,都可以交到不少也是從台灣來的朋友;就算是到了上海住了一段時間後,覺得自己可以因為工作薪資的關係長居上海、甚至其他國家的人,我還是會懷疑一下他是否能適應亞洲以外國家的環境,因為到了歐美甚至是非洲國家,不僅文化大不相同,在國外的台灣人可能會很分散。所以我覺得當初會選擇大陸做為工作地點的人,原本就有一種不想離家太遠、最後還是可以回家的心態吧。

 


我是吳怡慧

我看的是這一次的中和華新街巴拉巴拉,可是因為太長所以我只挑我有興趣的部分看

(意思是我沒有看族裔經濟那一塊,因為我沒有經濟腦)

然後重點整理有點多,我想要睡了,所以明天報告過後我會再把摘要貼上來

事隔多年補貼重點摘要

 

先簡單介紹一下緬甸的歷史,整理的有點亂,有興趣者請自行上wiki查詢

緬甸最早出現在中國典籍記載之中是在西元一世紀,那時候它叫做驃國。

接著直接跳到1824~1885年間英國對緬甸發動戰爭,之後殖民,在殖民時期,英國相當不重視緬甸的教育,而原本在緬甸是主流信仰的佛教也開始衰落。

1886~1917年間是緬甸殖民地社會的形成,以鄉村統治網統治緬甸。

1948在翁山將軍的帶領下獲得獨立→翁山將軍被謀殺,緬甸政治大亂→政黨議會制→1962尼溫推翻自由同盟,發展緬甸社會主義,大量緬華出走→1987開始佛教青年們漸漸組成許多佛教團體表達對民主的理想→軍事獨裁

 

那華人為何會出現在緬甸呢?

1.政治因素:出使大臣、家人、隨從

2.經濟因素:經商(定居緬甸、來往緬甸、印度)

3.躲避戰禍:明末遺民、清末民初

 

分成緬北(上緬甸)和緬南(下緬甸)

1.緬北:多以雲南籍為主。清初時曾出兵緬甸為了消滅明朝殘兵,但卻因為瘴癘而失敗。敗兵流落緬甸,和當地人結婚生子,稱為僑頗,和一般華僑不同的地方是因為這些人流落在鄉野之間,而不是形成一個華人聚落,所以和當地人沒有所謂華僑的分野。出買勞力為主,多為礦工。

2.緬南:多福建及廣東人。因為到下緬甸須要靠海陸,所以較上緬甸的遷徙(陸路)為晚。清中葉民生凋敝,多數華人為求生存只好下南洋,緬甸天然資源豐富,可以有更佳的生活環境,希望日後可以衣錦還鄉。更早以前則可以追溯到1780年代開始的中緬貿易,不僅帶入許多外國貨物,也帶走許多明朝人到緬甸求生存。但在明朝前便有華人在緬甸以畫金工匠為生。

遷移路線為:廣東→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馬六甲→仰光

因為廣東和福建較擅於經商(在中國生活在嚴的關係),在緬甸先從出賣勞力工作開始慢慢累積資本,再接著做小生意,(手工業、茶館......)或是仲介商(英國&緬甸之間)。

 

華人激增?

1.英國占領緬甸之初遭到當地居民抵制,物資匱乏。馬來西亞檳城華僑借此機會大量供應英國民生物資,順勢遷移,以福建籍為主。

2.英國殖民,建設緬甸須要大量勞工,馬來西亞華工大舉入侵,這裡是廣東籍的。

3.清中葉時為求溫飽而出南洋的中國人。

4.英國與緬甸當地土民的仲介商,因為華人善於經商,且又是第三國家。

5.和當地土人相處和睦。

1941年統計,緬甸有35萬華僑,其中一半是中國人,另一半是當地華僑。

 

緬華出走

原因:

1.獨立後規定外僑須辦登記證,若違規則遭驅逐,也開始徵人頭稅

2.尼溫執政(社會主義),實施國有化政策,緬華許多資產被收歸國有,加上1964年無預警換鈔,廢50&100元鈔票,導致手上大多為這兩種鈔票的緬華血本無歸。

3.1965年關華校、禁止華文書報發行

4.1967年仰光排華政策(詳見某次上課論文摘要)

5.緬華出走至:台灣、港澳、美國、歐洲、美洲、泰北,因為嚴格規定而走不了的緬華只好待在緬甸隱瞞自己是華人的身分,以當地土人身分生活著。

 

來台緬華身分?

1.國共內戰國軍撤至雲南→緬甸→最後選擇台灣。多住在中壢忠貞新村、清境農場、士林雨聲新村blablabla

2.僑生:華人必須接受正統中華文化+緬甸與中國建交=台灣

            必須放棄緬甸國籍,持無國籍護照,並不得返國。(但我前幾天問學姊,她說因為現在是國民黨執政,所以政策有改,他們可以以國民黨士兵的後裔的名義申請到台灣護照。)

3.世居緬華,因為國有化政策而遷居中和。

 

華新街緬華

1.依親+地價便宜+生活機能方便+工廠多(工作機會多)

2.先安排一人回台→探詢狀況→OK→全家一起來

3.不會說中文卻選擇來台灣生活

4.孩子要不要學緬語是多數緬華慧玉到的問題,答案也很極端

5. 中和目前統計緬華約有10000人,但因為當時來台有些緬華怕受到歧視,所已登記為廣東籍、福建籍及雲南籍,實際人數應超過4萬人(未含第二代)


我是楊筠
我大概看了一下"從漢字文化看語言文字"這篇
作者最後提到,台灣如果要建立獨立的文化,避免淪為中華文化的邊陲,就要進行"脫漢"運動,也就是要建立在地語言文化的主體性,拒絕以中國為主體的文化思考方式,因此大力的推廣原住民語、客語、台語等就是建立台灣文化自主性的最佳方法之一。作者認為現在在廈門大多聽到人們講的都是普通話,而廈門人聽的台語歌曲大多是台灣歌手的歌,因此台灣已取代廈門成為閩南文化的中心,這也就是建立台灣文化的主體性。而作者另外也提出了我們不應該將華語內化為台灣的語言,因為華語將會排擠其他語言,使台灣缺乏建立語言文化主體性的主導權,華語應該成為台灣人的第二語言。但我覺得,現在的台灣社會就是以華語為主要語言,如果直接說要把華語變成第二語言,因為它會排擠其他母語的話,那還不如先好好的推廣發展台灣的原住民語、客語和台語等語言。 

 

--------------------------------------------------------------------------------------------------------------------------------------------------------------------------------------

我是沈玉如。

這個主題既然是"華新街",那就有必要來談一下我們6/17的華新街之旅啦!

 

那天天氣真的好熱,所以老實說,一開始的時候很沒精神,甚至根本不想動(當天我們一共有三位病號呢XD),撐著傘在陽光下還是一點用也沒有,脖子上是一層薄薄的密汗。走約五分鐘後來到我們當日的第一家店(店名忘記了),我立馬點了酸奶、楊筠也是,老師則點了印度冰。喝一口,頓時有種身體周圍氣溫瞬間下降的錯覺,那時我的心理就在想啊"如果這裡不是天堂,那麼哪裡才是呢?"它的口感與優酪乳還是有點差別:較它更稀一些,不過多了一些半固狀的東西。由於我的沒加糖,所以真的挺酸的,但是我愛吃酸,喝幾口後只覺真是對我的味!在這裡還要特別感謝老師幫我們付錢!!(我完全忘了付錢這件事)

 

接著又去了幾間類似的店,不過我們就不再點了,只是看看。

 

直到又看見了一間寫著"咖啡、奶茶"兩大字的店,因為怡慧很想喝,所以我們就進去坐了。我和怡慧點了奶茶、馬來糕,老師則點了魚麵。那個奶茶的味道還真是不錯!奶味跟我平時喝得很不一樣,給他三顆星~馬來糕跟我想像中的馬來糕不同啊啊啊啊啊所以給他兩顆星~

 

再來是一個立法委員的辦事處,但是由於趙先不在,沒法聊華文班的問題,不過依然得到一些小收穫,例如原來他們選擇去中國或台灣,是政治思想上的考量啊。

 

後來又去逛了一些當地的雜貨店,裡頭放眼望去都是具有東南亞特色的商品,甚至還讓我們發現了小時候的味道!怡慧和芝榕各買了芒果系列的商品。

 

總之,是收穫頗豐的一個早上~

謝謝老師帶我們去開發新的所在!

 


 

我是方宜淨。

喔我發現我應該要把緬甸街的心得貼這的,畢竟這一周是在討論跟這有關的議題嘛~

不過沒關係,我之前的心得也沒啥建設性,都是一些吃的和回憶錄XD

以下再分享其他心得:

 

在那個僑委競選總部時,我覺得那裏的人真的很好,回答了我們的問題,也不覺得我們很煩XD

也讓我們了解以前沒有想過的事--會來到台灣是因為思想分裂的問題。

這個我覺得很新鮮,追隨國民黨就來到台灣,支持共產黨就去大陸。

很簡單的是就是為了找工作方便。

然後我在桌上看到一本應該是緬甸華校的校刊,裡面說到一個問題,我覺得還滿有趣的。

就是關於錯別字很多的問題。

因為他們那裏還沒有統一用正體字或是簡體字教書,也因此讓他們無所適從,所以常常會發生寫錯字這種事。

或許這也有可能是他們中文不是很好的原因之一吧!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