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You already know Dokkio is an AI-powered assistant to organize & manage your digital files & messages. Very soon, Dokkio will support Outlook as well as One Drive. Check it out today!

View
 

3-4

Page history last edited by 吳怡慧 12 years, 10 months ago

 

我是方宜淨,我看的是范雅梅的華僑研究碩士論文:論1949年以後國民黨政權的僑務政策:從流亡政府、在地知識與國際脈絡談起

 

這一篇大致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交代僑務政策的歷史背景以及國民黨在1949年前後是如何將僑務組織與相關政策移植到台灣的,第二部分是以「流亡政權下的內部消費」和「冷戰結構下的族群性管理」」為主要脈絡。

 

 

因為之前楊筠所做的部分摘要,我覺得還滿清楚的,所以我就以我比較有興趣的地方開始看起,而我看的部分是有關於流亡政權下的內部消費問題。

 

這邊的主要論點為:僑務政策對國民黨來說是「歷史遺留下來的方便手段」,為當時的流亡提供政權所需的的象徵秩序。為什麼這麼說?因為當時政權流亡到台灣,需要一個安撫人心的力量,而忠貞愛國的僑胞們就被當成是一種象徵性的關鍵人物,更有種和「萬惡中共」對比的意味存在,加深了政權的正統性。再來,又透過僑胞的回國升學或投資,將華僑作為一個可利用的資源,所以,所謂的僑務政策最終只是一種供「內部消費」的意識形態。

 

因為以前沒聽過這種說法,我覺得很新鮮。所以就大概看了一下這一篇的重點。我想,果真事情牽涉到政治的話,都是沒有表面上看來的這麼簡單的啊!感覺上政府對僑胞的優惠政策,最後仍是以「經濟」的形式來回收成果,並不是真的不求回報的。


我是楊筠,

我看的是"戰前新加坡的華文報刊",下面是我整理出來的重點:

新加坡最早的刊物由倫敦佈道會的傳教士撰述、出版,內容主要是宣揚基督教義,但在鴉片戰爭簽署南京條約後,

香港歸屬英國,因此佈道會便將傳教中心移至香港,之後新加坡的華文出版沉寂了一段時間。
1881年新加坡最早的華文日報"叻報"出版,"叻報"同時也是東南亞最早的華文日報。當時促進華文日報出版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一、華南移民移入-這之中以勞動人民居多,但也有知識份子,因此新加坡的華文教育開始萌芽,華人的識字率漸漸提高
二、當時新加坡已有5份英文報,就連人口較少的印度人及馬來人也創辦了淡米爾文及馬來文的報刊

進入20世紀,華文出版物不管是數量還是種類都大幅的增加,當時的報紙有著濃烈的中國政治意識,

不同報社還會因為不同的政治立場產生筆戰,這裡可以將華報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
一、1900-1911 保皇黨與革命黨的論爭階段
保皇黨的"總滙報"和革命黨的"圖南日報"及"中興日報"
當時的新馬僑民以保守份子居多,尤其是資產階級份子
二、1927-1927 軍閥割據的論爭
當時華報大多贊成中國採用民主共和的體制,反對少數人的獨裁專制
較為保守的"振南日報"和國民黨的"國民日報"針對"中國會不會亡"的問題產生激烈筆戰
三、1928-1941 北伐統一外患頻仍的階段
"南洋商報"宗旨為擁護南京政府
這個階段的華報,和之前相比有明顯的改變:
1. 人才鼎盛-1920年代,中國的知識份子受到政治迫害或因戰亂南移
2. 資金雄厚
3. 內容充實-出現晚報、專刊
4. 小報與雜誌-除了有一批熱衷於出版事業的有心人外,也要有固定的讀者群

 


我是文玉, 下面是上完課的心得。

楊筠提到了,不少楊老師介紹的論文作者都是因為自己生活裏曾經有不少特殊經驗,所以選擇某個與自己有關的主題來做研究。這樣看來,論文也不單單是學術的文章,也可以跟生活很有關聯。

對我來說,這樣做研究比較提的起勁來,因為是自己比較熟習的主題,而且是與實際生活習習相關,做出來的研究滿有實用性,一般人也容易讀的懂。

我們在課堂上看到的論文都滿易讀的。不過我發現有些作者會詳細的列出引用的知識,並做些初淺的介紹,所以整個頁面看起來密密麻麻。而有些作者則只是簡單的列出引用出處的標題。

是前者的作法比較好嗎?不過這樣不是很費力嗎?要拿到優秀論文獎都要這樣做?

 

我也還不確定自己畢業後是否要繼續唸碩士,有點想繼續,可是又覺得實際的教學經驗滿重要的。

讀碩士應該不是找"好工作"的必備條件吧? 真是難以抉擇。

 


我是芝榕,來分享一下今天上課看的兩本論文的大意及心得:)

 

第一本(名字忘了)是在講兩間印尼華校(一間在雅加達,一間在泗水)的優缺點,及可能的改善方法。作者的研究清楚地指出了這兩間華校的內部及外部的優點(優勢)和缺點(劣勢)分別為何,並且也指出了如何結合優點(優勢)來改善缺點(劣勢)。不過作者雖然清楚地把問題和解決方法說出來,我覺得最有效而且最快的解決方法就是─錢;因為待遇不是很好,所以無法聘請到素質較好的人才,我覺得只要聘請到素質高的人才,許多作者提出的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第二本(名字還是忘了)研究的是多元文化置入國小教育的可能性初探,研究動機是越來越多外籍配偶的孩子(混血兒)開始進入教育體系就讀,學校裡非外籍配偶的孩子(台灣小孩)可能對他們會有些不同的態度;在國小教育中置入多元文化的目的是,希望大家都能以開闊的心胸接受不一樣的文化、不一樣的人。這本論文的結論還蠻樂觀的,作者認為在國小教育中置入多元文化教育是可能的,但我持不同的想法。我覺得雖然能置入,但能不能成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首先師資就是一個問題,雖然有了多元文化教育的教材,以及規定了多元文化課程的課時,但是老師本身如果沒有多元文化的觀念,不僅無法把這個立意用心良苦的課教好,還可能弄巧成拙,而尊重多元文化的態度,大多數台灣人都沒有,大多數台灣人都無法習得的東西,國小老師怎麼會說學到就學到了呢,這種觀念並不是接受過高等教育就會習得的;第二就是家庭、環境的問題,就算小孩子在學校中學習到尊重多元文化,但在台灣大多數人還是沒有多元文化概念的,就算小孩子學到了東西,還是容易被家庭和環境影響而改變。雖然我認為在國小置入多元文化教育成功的可能性不大,但我還是認為這是一個蠻重要的教育,這本論文只是一個多元文化置入國小教育的可能性初探,希望以後還有更多研究,能夠找出如何把多元文化置入國小教育的方法。

 


 

我是方宜淨,我也想分享一下那天上課的心得。

關於我們看的那幾本論文,至少就我看過的,我覺得都頗易懂。

主題很明確,而且也很新穎。

沒有想過其實論文主題可以這麼貼近生活。

引起某一主題的動機也可能很小,或許只是一個靈光一閃,一個完全新的主題就出現了。

這些作者是因為自己的出身或是自身經歷,啟發了某個想法,然後去做。

這樣的過程對他們而言,我想不只是研究,亦是一種興趣。

因為他們有興趣,對它有想法,所以才有能力做出這麼優秀的論文。

 

其實我也還在想要不要念研究所,因為我覺得我對什麼都沒有興趣,遑論研究。

經過這次上課,我發現其實寫論文好像也不是這麼嚴肅的事。

或許,很多事從生活中就能得到答案。

-----------------------------------------------------------------------------------------------------------------------------------------------------------------------------------------

我是沈玉如。

 

想要回應方宜淨的部分:

                                     這一篇論文給我的感觸還挺深的。甚至它給了我一種新的看法。

                                     以往當我看到林口校區的"華僑為革命之母"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總是孫中山先生,甚至范小姐論文裡的"因為他們對革命有貢獻,所以你們才可以來這裡念書"這種想法,也是存在於我的腦中的。看了這篇論文後,有了以前從未擁有的視點。但這個想法卻很難說明,應該這麼說:對於國民黨,在我的觀念裡,它與中國相關,而中國,和我從小到大所學相關、和我所學中所獲得的歷史情感相關。所以很容易對這個政黨產生出所謂的家國情感。

我不知道這與華僑們的歷史情感有什麼差異,但我相信本質是差不多的。因此,在我看到這篇論文後,有一種"原來國民黨不是我心裡的國"這種感覺。我小小整理了一下僑務政策部分:

在范雅梅的文章中,僑務政策的乃是以「國共內戰的延續」為依據,作為參考架構,並將之視為「國共外戰」的一環。

1.五、六零年代下:僑務政策乃是國民黨打擊共產黨之手段,藉由動員各地僑民的反共聲浪、經濟投資與僑匯的制裁,作為打壓共產黨的手段。僑胞的向心力更被視為辨識何者為正統中國的指標。

2.七零年代後:國民黨為避免陷入政治孤立,以血緣民族為後盾的僑務政策,顯得愈發重要。

3.冷戰期間:華僑與兩岸政府的聯繫,多半取決於華僑當地政府的態度,也就是說,冷戰期間,華僑與兩岸之間的關係也是逐漸冷靜

4.隨著台灣解嚴與台灣意識的檯面化,愈來愈多研究視域由本土出發,打破長期以來為國民黨所壟斷的歷史觀點,試圖去理解戰後國民黨對台灣造成的各種政治效應。在此觀點下,僑務政策自然被視為國民黨「大中國意識」下的典型產物。

 

也就是說,原來華僑們的愛國情緒,竟然也成為了政治操弄下的工具;原來這就是所謂的"政府"。一方面以愛國作為號召,一方面又不顧你的生死。一方面看著僑民在外地水深火熱,一方面手上拿著香檳紅酒。血濃於水竟成為一句口號而非實踐,我只能說我很難過。

 

但相對的,對於僑民也有了新的情緒:以前的,是尊敬;現在的,是同胞。


我是吳怡慧,那我來寫一下那天華新街心得

 

因為感冒加上很熱那天完全沒精神而且也沒胃口。

想喝冰印度奶茶又怕感冒加重,不過還好最後決定喝那杯奶茶,因為實在太好喝了。

雖然大多數料理在師大都曾經看過或吃過,但還是不少料理讓我蠢蠢欲動,要是那天天氣不要那麼熱就好了,我就不會吃不下。

那天到市議員服務處去做小訪談的時候,我是真的對華新街沒什麼問題。

但透過玉如和那位老先生的對答也讓我聽到不少有趣的事情,原來他們這些老一輩的緬華來台的原因真的跟我論文理頭讀到的一模一樣。

是因為當時的國有化政策才引發這波出走潮。

老先生誠實的回答是因為思想傾向國民黨而來到台灣也讓我覺得太可愛,本來我還擔心這問題會不會誤觸了地雷之類。

其實我對華新街最感興趣的真的是潑水節,我覺得看起來好愉快,有機會我來頗想參加

街上的商店也賣著一些很古怪的東西,我看到一包疑似是炒麵的泡麵,然後也看到店理面在播映的緬甸連續劇,還看到好多好多佛頭的海報,而且長的有點美型。

最後我買了之前迷上的芒果軟糖和跑錯地方的菲律賓CEBU芒果乾,因為實在太好吃,所以忍不住買了。

這一次華新街之行可以說是收穫滿滿。

 

 

Comments (1)

徐文玉 said

at 3:58 pm on Jun 11, 2011

楊老師,我是文玉。我今天晚上就要出國去實習了。所以下禮拜五6/17的出遊很抱歉得請假,在此通知老師ㄧ生。

祝大家玩得愉快喔~~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